618,为什么降价最狠的会是日系车?

时间:2025-04-05 07:53:19 转载源:新闻纵深网 作者:归影 点击:4478次

“杀疯了”、“卡罗拉不到8万、“日系绷不住了”.....“618”这一天,日系合资品牌多款明星车型相继给出“骨折价”。一场降价潮让日系合资品牌成为了今年车圈618绝对的主角。日系车全线降价一汽丰田官方宣布紧凑型卡罗拉限时综合优惠4.3万元,优惠后低至7.98万元起;卡罗拉SUV锐放限时综合优惠3万元,售价9.98万元起。一汽丰田的这一举动,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面对一汽丰田的降价策略,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措施。首先是广汽丰田也宣布限时优惠,汉兰达优惠5.1万元,低至21.78万元起,第九代凯美瑞双擎优惠3万元,低至14.98万元起。其次是广汽本田也在618期间放出优惠活动,ZR-V致在车型优惠幅度超过6万元,油版车型的起售价仅为9.98万元,就连曾经的“加价神车”汉兰达的降价幅度也超过了5万元。这场降价潮面前,日系其他阵营也选择全面跟进,轩逸·经典车型现金优惠后6.98万元起;叠加购车券后的昂克赛拉价格低至5.99万元起,优惠幅度之大,令人咋舌。为什么要降价?一直以来,日系车以“省油、耐用、经济”的口碑被消费者所熟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曾一度保持在25%以上。彼时,每卖出四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日系车。巅峰时期,日系车的份额更是一度接近30%。可是现在,突然在618出现如此大幅度的降价令人吃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情还要追溯到今年年初,2月19日,比亚迪宣布旗下两款插混车型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官方售价下探至7.98万元起,并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打出开年降价第一炮,接着其他国产各大车企纷纷跟进,开启一轮又一轮降价,并在618前夕则直接达到了高潮!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其他车企,尤其是诸多还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市场份额大幅下滑。销量数据不会说谎。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1.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到80.4万辆,同比增长38.5%,市占率已经达到了47%。分品牌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超过71.2%,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下跌至仅有7.5%。值得一提的是,日系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24.1%下滑至2023年的17.0%,连续三年下滑。曾庆洪的面对“卷”的反应为何那么激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汽集团销量的大幅下滑。今年前5个月,广汽集团总销量还不到70万辆,同比大跌近25%,其中广汽本田下滑24%,广汽丰田下滑27%。其他在日系车方面,今年5月一汽丰田零售销量54650辆,同比下滑21.9%,位列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11名。其中,卡罗拉5月零售销量仅为7693辆,同比下滑54.96%,要知道在2018年1月的一汽丰田的巅峰时刻,卡罗拉甚至卖出了46735台。从卡罗拉的销量剧烈下滑,到一汽丰田整体销量的同比下降,日系车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值得注意的是,一汽丰田促销海报上提到了“BYD”相关字眼,或意在通过营销手段向消费者传达这两款优惠车型“超越比亚迪”。显然,今年比亚迪新车的价格和市场表现的确给日系品牌莫大的压力。方得智驾认为,先不论一汽丰田的促销海报是否在影射比亚迪,但以比亚迪为主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长足发力的确给日系合资品牌带来了猛烈的市场冲击。从比亚迪最近销量看,上周单周订单突破10万辆,6月前两周比亚迪的累计订单已突破20万辆,6月销量将冲刺40万辆。尤其此前不久比亚迪最新发布的秦L和海豹06搭载比亚迪最新的混动技术,有消息称这两款车周销量一度突破理论8万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出租车、网约车市场,“日系三大妈”的身影也越来越少。一方面,很多一线城市本身政策对纯电和插混车型都有扶持,再加上新能源用车成本的优势,国产新能源车逐步抢占了该领域也就顺理成章了。结合日系合资品牌持续下滑的销量来看,再不降价真扛不住了,因此借助618大促采取以价换量的营销策略也就不奇怪了。日系车吸引力不再事实上,日系车销量不断下滑,除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一众国产品牌纷纷卷价格外,还有其他因素造成的。随着国产自主品牌的品质提升,不少国产车都能与合资品牌分庭抗争,甚至有能力与豪华品牌一较高下。和自主品牌车型三天两头上新形成对比,日系车不管是外观、还是配置和设计上已经远远比不上了。同样的价格,你会选择塑料感的内饰,还是科技感十足的内饰?再加上价格上没优势,整体的产品力就没有那么突出了。电动车不火,燃油车难卖,一系列综合因素导致日系车现在遇到了发展瓶颈。“市场抛弃你的时候,可能连个招呼都不会打”,也折射出日系品牌在产品战略方面的呆板。如今,日系车销量下滑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广汽本田选择通过裁员的方式降本增效,甚至他们还给出了N+2+1.8 个月工资这样丰厚的优化补偿,甚至有些企业生产调整,不少员工出现“无班可上”的尴尬局面。此外,日系合资品牌新车“骨折价”,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日系品牌的保值率。比如3万里程的卡罗拉在去年的二手车价格,和今年卡罗拉新车价格差不太多,卖得出去是赚,卖不出去就得亏钱了。持续降价势必会令品牌价值折损,而“造假风波”对品牌的影响则更加深远。今年5月初,丰田、本田、马自达等5家日本车企被曝出“存在测试违规、提交虚假数据”的行为,虽然在华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但是日系合资品牌的信任危机已然凸显。日系车市场的未来将何去何从?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和自主品牌的竞争,日系车需要在价格、技术和市场策略上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